历史上有哪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是,事实上他确实是发生了的
看似严肃正经的历史,同样有着鲜为人知的偶然面。
众所周知,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必然与偶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必然与偶然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尽管必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有着辅助性作用的偶然,虽然他渺小却必不可少。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某些历史上真实发生却令人难以置信的偶然事件……
案例一:杀害林肯凶手的哥哥救了林肯长子一命。
倘若要问谁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三位总统,我想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吧?纵观林肯的一生,他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在南北战争中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全,同时解放了黑奴。
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林肯的贡献是巨大,但是他解放黑奴的做法触犯了奴隶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后来更是被这些反对派所雇佣的杀手残忍杀害。
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林肯被刺杀之前,他的长子罗伯特•林肯正在新泽西城等候火车,期间他因为没有站稳而不慎掉落在火车轨道上,此时一辆火车缓缓发动准备离开。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陌生人出手将他拉至安全地带,这位陌生人是当时著名的演员埃德温•布斯,同时他也是刺杀林肯凶手约翰威•尔克斯的亲哥哥!
埃德温兄弟一个杀人,一个救人,而且都与林肯家族有关,或许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案例二:被雷电诅咒的家族。
众所周知,雷电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随着人们对于雷电认识的逐步深化,很多人已经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规避雷电所造成的损害,但是,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家族,他的成员频频被雷电所追杀,目前已经造成三人死亡,只有一人侥幸逃生。
这是一个名为迪马瑞的家族,家族中只有一个叫做瑞克的幸存者能够逃脱雷电的追杀,而诅咒之事要从瑞克的曾祖父说起。
一日瑞克的曾祖父在牧场劳作,忽然天色变得格外阴沉,此时大风骤起。老人知道要下大雨便连忙找个避雨之处,一时间电闪雷鸣,将老人吓了一跳,因为害怕老人拼命的往家里赶,就在这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声响,原来是老人被雷电击中了,他应声而倒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
话说,中学的时候,你有没有来自数学的恐惧甚至绝望?当然,也有一些学霸或者学神,能够轻松驾驭数学,是大多数人仰慕的对象。
(拉马努金)
今天跟大家说一个天才的故事,让人难以置信的天才。
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印度人。1887年他出生于印度一个没落的婆罗门家庭(印度最高级种姓),虽然社会地位很高,但是家庭条件一般。
10岁之后的拉马努金,开始对数学感兴趣。当然,他并非简单的学习学校的课程,而是真正的研究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他的同学回忆说:“我们,包括老师,很少可以理解他,并对他敬而远之。”也就是说,这位普通少年似乎一夜之间天神附体,成了数学天才。
15岁的时候,拉马努金得到了一本书,英国数学家卡尔的《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概要》。这本书里包含代数、微积分、三角学和解析几何的5000多个方程,拉马努金得到了自己的宝藏,他开始研究这些方程式,并且自己进行证明和推广——学神的世界果然不一样。
中学毕业之后,拉马努金进入了当地著名的贡伯戈纳姆学院学习,在这里他依然埋头进行别人不太懂的数学研究,导致其他学科毫无长进,最终,因为其他科目考试不及格,这位天才被开除了。后来,他又进入了帕凯亚帕学院,但同样因为其他课程不及格而被开除——看来,偏科到哪里都是个大问题。
1909年的时候,拉马努金在家人的安排下结婚了,这让他不得不出门挣钱。幸好,在朋友艾亚尔的帮助下,一位富有的港务信托处官员给了拉马努金一个挂名的职位:这位官员欣赏拉马努金的数学才能,所以让他可以安心的在家进行研究。
拉马努金在印度越来越有名,但是他依然贫困,而且在国内几乎没有人理解他的研究成果。于是,他的朋友艾亚尔继续鼓励他,让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给英国的数学家,总会遇到“伯乐”的。拉马努金听从了朋友的意见,开始给那些著名的数学家写信。
最初的数学家没有给他回信,但是他幸运的遇到了剑桥大学哈代。哈代看了这个年轻人的研究成果之后,意识到这是一位数学天才。于是,他让拉马努金来到了剑桥大学,和自己共同合作研究。
另一个华盛顿——逃跑的奴隶
1763年美国弗吉尼亚最大的庄园主、退役上校、州议员乔治·华盛顿购买了一个新的黑奴,这是一个咸水奴隶(指在非洲抓捕,不是美国本地出生的黑人奴隶),来自西非的冈比亚河附近。
乔治很满意这个黑奴,他年轻又强壮,并且有足够的好奇心学习新鲜事物。所以乔治把黑奴安排到芒特弗农庄园做苦力,这是他最好的庄园。为了表达自己的满意之情,乔治给了黑奴一个名字——哈里·华盛顿(Harry Washington)。
可惜哈里一点都不领情,他在1771年逃离芒特弗农庄园奔向自由。主人乔治非常不爽的悬赏16先令把他抓了回来,这次主人决定牢牢的看住他,让哈里照顾自己的马。但对自由的向往是谁都阻止不了的,1776年哈里再次逃跑,还带走了另外三个奴隶。
这次他没有被抓回去,1775年11月7日,英国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第四代邓莫尔伯爵约翰·默里签署废奴令,给予任何从闹独立的主人那里逃跑的奴隶以自由。这道命令签署之后,黑奴纷纷逃跑,人数达到10万之众。
其中有2万左右参加了英军,但因为训练不足问题,这些黑奴士兵大部分从事后勤工作,只有少数强悍的战士被独立编组成一个新的军团——埃塞俄比亚军团。哈里就投身在这个军团中做炮兵,并且晋升为下士。
独立战争结束后,哈里的主人取得全面胜利,但由埃塞俄比亚军团为骨干的黑人先锋队依然控制着纽约、查尔斯顿和萨瓦纳三个地区。独立军想攻克也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骁勇的黑人战士并不好惹,所以一场谈判势在必行。
前主人乔治认为这些逃奴必须归还给主人,而英军将领卡尔顿爵士则认为既然帝国已经承诺了他们自由,那么这份自由必须不折不扣的交给他们,把他们送回前主人那里将"是一种极不光彩的、违背公共信誉的做法"。
双方妥协之下,哈里连同15000名黑人战士被送到了加拿大居住,但出身热带的黑人不适应加拿大的天气,而且那边的白佬也不见得比美国友好多少。最终这些战士辗转回到了非洲,被安置在塞拉利昂附近。
哈里终于获得了一直向往的自由,他像老主人一样,成为一名庄园主。可是没过几年塞拉利昂也出现了和独立前的美国一样的问题——税收太重,宗主国不肯减免,庄园主又不想多交......
1799年塞拉利昂爆发大规模反叛,组建了独立政府。哈里轻车熟路的模仿起自己的老主人,成了反叛军的头子,曾经的主仆身上,命运完成了轮回。可惜他没老主人的运气,独立运动很快被英国击垮,哈里和其他30多人被流放了.......
其实这个华盛顿在历史中算个冷门的小人物,但吐槽机觉得他人生的传奇并不逊于美国之父。九死一生之后,哈里依然选择自由与抗争,不过历史的黑色幽默在于,哈里和他伙伴们的后裔在未来引发了塞拉利昂内战。
难以置信到恐怖的六个大巧合!
在2017年的时候,川普和希拉里一起竞选美国总统。
希拉里他们家住都在政坛举足轻重,他的丈夫还曾当选过美国总统,当时很多人都比较看好她。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最后当选总统的是川普Donald Trump。
不过巧合的是,美国一个知名的剧《辛普森一家》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拍一集动画,里面一个叫Trump的人当选了美国总统。
美国有个作家叫做摩根罗伯逊,他在1898年的时候写了本小说叫做《徒劳无功》。
小说讲了一艘号称永不会沉没的轮船泰坦号,撞到冰山从沉没的故事。
然而在小说出版14年之后,和小说中类似的泰坦尼克号也已相同的方式沉没了。
一战时期,死去的烈士有上千万人,当时的英国把很多战士都埋在了烈士公墓里。
历史上汪精卫都干过哪些不为人知的事
1.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坚定的革命党人
汪精卫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革命,曾因为谋杀清廷摄政王载沣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精卫也在获释的名单上。
2.曾是一个坚定的抗日分子
九一八事变后,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同,汪精卫是主张抵抗的主战派,甚至当时有不少爱国学生把汪精卫当成爱国领袖。
1931年12月5日,全国爱国学生到南京请愿时,请当时正下野的汪精卫还政,他们还打出了很多标语,如:“欢迎护党救国的汪先生”“欢迎主张实现民主政治的汪先生”“欢迎反对不抵抗主义的汪先生”“欢迎主张即日收复东北失地的汪先生”等。
12月6日,汪精卫在回复学生代表时说,应付目前的局势,要“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3.汪精卫和陈璧君
为了追汪精卫,陈璧君从马来西亚一直追到了日本,再追到了北京,一直追到清廷刑部大牢里。
汪精卫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美男子。
他经常在同盟会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如《民族的国民》等,已是同盟会成员的陈璧君就很敬佩作者的学识,萌生了想见一见作者的念头。她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盟分会会长吴世荣。
在吴世荣家,陈璧君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汪精卫,汪精卫个子不高,浓黑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中华民国第一美男子”果然不是浪得虚名,陈璧君一见倾心。
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主义者
汪精卫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幼年时读私塾,13岁母亲去世,次年父亲去世,后随其长兄旅居粤北乐昌。1904年期间,汪精卫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并倾向于以反满为核心的民族观念和民权思想。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由于思想先进,革命信念坚定,深得孙中山先生赏识,被任命为同盟会评议部的部长。
二、辛亥革命后——左右摇摆
1910年初,汪精卫与黄树中、罗世勋等人谋划刺杀清摄政王,事败后被捕。清朝统治者利用攻心之术使汪精卫意志消磨,豪气扫尽。武昌起义暴发后,清王朝迫于形势,释放了汪精卫。此后,汪精卫曾一度为袁世凯所利用,袁世凯窃国后汪精卫携妻子离开了中国。1920年被孙中山召回,于1924年参加了第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孙中山逝世之时,曾为孙中山草拟遗嘱。
三、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叛徒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汪精卫以孙中山的继承人自居,不择手段地揽权夺位,成为国民党的重要领袖。由于他能言善辩,善于伪装,平时极力表示左倾,一时被奉为国民党“左派”领袖。后来,在叛变的路上越走越远,完全偏离了年轻时的革命初衷。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狱中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名噪一时,俨然成为侠肝义胆的英雄,被无数仁人志士当做楷模和偶像。
汪精卫因为行刺事件被清廷判处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武昌起义后被释放。1924年,汪精卫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
1939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进行抗战的时候,汪精卫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大汉奸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很多人对此非常不解,从慷慨悲歌的义士,到遗臭万年的汉奸,汪精卫的转变也太大了。
一、性格浮躁、做事缺乏恒心
汪精卫有理想、有抱负,但没有恒心,浮躁懦弱。这种性格在早年刺杀摄政王的时候就暴露无遗。在刺杀摄政王之前,汪精卫曾经撰写过一篇《釜薪论》,把革命比喻为烧饭,需釜和薪。釜者,不惧水火煎熬,能坚持;而薪者却只求轰轰烈烈、献出生命。
汪精卫就把自己比做薪,在证明自己很悲壮的同时,也暴露自己没有恒心的弱点。
汪精卫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大汉奸,可大家对他的卖国事迹知道多少呢?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只告诉你他是坏人,不说他做过的坏事。现在我也不说他做过坏事,只说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事。
其实汪精卫应该叫汪兆铭,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汪兆铭就一直是《民报》的主要编辑,汪兆铭以“精卫”的笔名一直在《民报》上发表文章,“精卫”的笔名源自山海经“精卫填海”的故事,含有对革命契而不舍之意。由于他的文章逻辑严密,笔锋锐利,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人们也就称呼他为汪精卫了。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先说谶语的趣事。
汉宣帝刘询,原来的名字是刘病已,身世大起大落,受“巫蛊之祸”之后,襁褓中的刘病已被收系郡邸狱,遇到大赦,为祖母史家抚养,皇帝这个职位本与他没有多大关系。
但在元凤三年,昌邑社庙中枯死倒地的树活了过来。并且上林苑管理园林的官员发现,在一株枯了许多年的柳树也重新长出了新叶,更为奇特的是,树上的虫儿,居然把树叶吞食出文字形状,这句话就是:“公孙病已立”。后被霍光等大臣迎入宫中,受封为阳武侯,随后即位。
这件事情是不是后人为了给汉宣帝正名而编造的故事呢,我们无从查考,只当做一件趣事来谈。
史学家刘向的儿子刘歆看见了一本《赤伏符》的预言书,里面讲到有一个叫刘秀的人将来会当天子,刘歆赶紧以自己这个歆字和当时的皇帝刘欣名字同音,把名字改成了刘秀,而此时真正的刘秀刚刚出生,最后真刘秀成了历史上的光武帝。那个改名刘秀的刘歆后因谋诛王莽事败自杀了。
我们在看一下奏章的趣事。
明成化年间,有位御史建议要顺应事物的自然情理,说:"接近京城的地方,凡车辆,都是骡子和驴子同拉,骡子性快力强,驴子性缓力小,现在让它们一同拉车,从物情的角度讲很不便利,请皇上下旨,让它们分开来拉车。"让皇帝下旨管理驴子和骡子的事情,这御史也是没事找事了,皇帝直接把奏章甩到一边。
还是明朝弘治初年,有一个谏议官对军国大事提建议道:"京城中的读书人喜欢用马尾装饰衣服,以致官马被人偷拔鬃尾,耽误军国大事,请下令禁废。"看来当时的读书人口味很独特啊,以至于要皇帝下令废除。现在人喜欢薅羊毛,明代读书人喜欢撸马尾,时代不同爱好不同啊,不过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动手能了很强啊,能动手就不瞎咧咧。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古代女人是如何保卫爱情的。
爱情从来是自私的。当今社会一夫一妻制尚有男人管不住自己的,而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女人们怎么保护自己的爱情呢?
一 心狠手辣的女人
随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氏不仅成就了杨坚的帝王之业而且感情甚笃。他们有约:此生永矢相爱,海枯石烂,贞情不移,誓不愿有异生之子。同吃同乐同寝,还向皇帝讨要管理后宫的大权,让那些妃子不敢近前。有一次杨坚趁皇后没留神,临幸了尉迟氏。后被独孤氏发现,乱棍打死。后杨坚一看临幸一次死一个人,慢慢也断了念相,太惨了。
二 态度坚决的女人。
房玄龄是太宗的重臣。太宗对他升无可升就赐他美女。玄龄每次都婉拒。太宗不解便问其原由。原来玄龄之妻也很厉害,不许其纳妾。太宗让自己老婆去劝,房夫人只是说:妾宁妒而死。
太宗不信派人送了一坛假毒酒,告诉她再不同意就赐死。哪知房夫人端起就喝。后太宗慨叹道:“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
三 以柔情动人的女人。
元至元二十四年,书法家赵孟頫娶浙江美女管道升。小管才貌俱佳却难以收小赵之心。为防丈夫出轨老给孟頫写情诗。著名的《我侬词》便出自于道升。一起读来: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捏你一个,塑我一个。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圣旨的颜色!
说到圣旨,相信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真正见过圣旨的人,估计没有几个,但是说到圣旨的颜色,我相信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黄色或者是金黄色,因为现在很多电视剧里面演的甚至都是金黄色或者是黄色,但其实真正历史上的圣旨分很多种颜色,并不是只有金黄色或者是黄色,并且真实历史上的圣旨颜色和你的官阶品级直接挂钩,一般如果你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那么可能会是金黄色的圣旨,如果你是五品以下的官员,可能就直接是白色的白绫,并且我们熟知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是明朝以后的圣旨上面才会这样写,在明朝之前,甚至上并没有这一句话所以现在大家看电视的时候,也要带着一定的理性心理去看!
2、唐朝时期熊猫就出国了!
熊猫是中国的一级国宝,现在很多的外国都希望引进中国的熊猫,就是因为熊猫憨态可掬的表情和动作非常讨人喜欢,所以我国在外交上也经常向一些国家“外借”熊猫,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现代才发生,中国历史上最早“外借”熊猫发生在唐朝,去《旧唐书》记载,公元前685年,日本遣唐使来华访问唐朝,向唐朝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当时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其实实际掌权的是武则天,为了表示自己大国的友好,就送给了日本的天武天皇两只熊猫,并由遣唐使一并带回日本,这个就是最早的“熊猫外交”!
我国第一条铁路,用马拉火车前进。
你知道我国第一条铁路是什什么时候修建的吗?
很多人都知道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它是我国第一条由国人自主设计和修建的铁路,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第一条铁路并不是京张铁路,而是在清朝晚期,由光绪帝下令建造的唐胥铁路。这条铁路只有9.5公里长,而且当时国内也没有真正的火车,这条铁路上行驶的是装有轮子的“简易版火车”,由骡子和马匹拉着车前进。所以这条“袖珍铁路”也被称为是“马拉铁路”。
这条铁路从唐山修筑,一直到胥各庄,也就是今天的唐山市丰南区结束。虽然是有9.3公里,但是这条铁路的修建并不容易。我们都知道清镇府在晚期是虽然腐朽,但并不是都是顽固迂腐的守旧派,还有许多一心想拯救国家的洋务派。当时李鸿章已经建立了开平煤矿局,采煤技术的革新,让煤炭产量大增,于是李鸿章就想修建一条从唐山到北塘的铁路。但是守旧派是绝对不允许铁路这种外来发明出现在中国土地上的,于是被一次次驳回。后来在李鸿章的一再争取下,铁路线一再缩短,最终只有9.3公里。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来答题。
最近这些年清装剧盛行,通过这些电视剧让我们了解到了清朝的前朝政治、后宫争斗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当然了,影视剧都有创作和演绎的成分,通过影视剧令大家熟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与实际的历史有很大的偏差。
比如纪晓岚。几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下来,纪晓岚仪表堂堂、风趣幽默、满腹经纶又不好女色的形象很是深入人心。但是熟读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现实中的纪晓岚却与影视剧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
当然了,纪晓岚是一个大才子这事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说其仪表堂堂就是过分褒奖了。根据史料的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也就是说纪晓岚是一个相貌丑陋并且眼睛近视的人。这么说来,纪晓岚的长相恐怕连普通人都说不上。
除了长得丑之外,纪晓岚还有很多怪癖。
通过电视剧咱们知道纪晓岚是个大烟袋,整天真的是手不离烟杆儿、烟杆儿不离手的。现实中的纪晓岚也确实是一个烟鬼。因为抽烟这事儿,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有一次乾隆急召,纪晓岚来不及将烟熄灭,只好顺手把烟袋锅藏在了靴子里。结果烟就在靴子里越烧越旺,纪晓岚只好忍着剧痛继续跟皇上开会,直到从靴子里往外冒烟,这才被乾隆询问缘由,纪晓岚也才敢回禀“失火了!”经过乾隆的首肯,纪晓岚这才跑出去“救火”。搞得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纪晓岚只能拄着拐杖进出。
电视剧中的纪晓岚不好女色,简直就是柳下惠再世。但是真实的纪晓岚却与之相差十万八千里,是个十足的好色之徒。
比如在《虫鸣漫录》中就有记载:“纪文达公日御数女,五鼓如潮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
再比如在《栖霞阁野乘》中曾经也有记载:“纪晓岚自幼天赋异秉,能够夜间视物,而且非常好色,一日不御女则肌肤欲裂。”
据说纪晓岚的这一怪癖在其修著《四库全书》的时候还闹出过笑话。当时纪晓岚为了修著《四库全书》也算是废寝忘食了,由于住在宫中数日都不能回一次家,平时“日御数女”的习惯无处宣泄,结果弄得双眼暴赤、颧红如火。赶巧乾陵前来视察工作,见纪晓岚这般模样也被吓了一跳,问其缘由,结果纪晓岚也不隐瞒如实告知。乾隆见状赶紧赐了两个宫女给纪晓岚,结果转天纪晓岚就生龙活虎的活过来了。
待编纂《四库全书》的差事干完,乾隆便这两个宫女赏赐给纪晓岚做了侍妾。纪晓岚当然非常得意啦,自诩“奉旨纳妾”是也。
犹太人历史上做过哪些残忍的事
2020年8月29号,以色列官方《耶路撒冷邮报》发表题为《中国已经被证明是反派,我们也不欠他们》的评论文章。事实证明,当初善良的中国人民救助犹太人是出于朴素的感情,中国对犹太人的救助绝非以色列能够抹杀的,我们不稀罕犹太以色列给予中国什么回报,但如果犹太以色列忘恩负义硬要将中国定义为反派敌人,那么,中国一定会做一名合格的对手,我们一定把犹太复国主义畜牲打得满地找牙。
历史不会忘记,从日俄战争的东北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这40年时间中国不断收留沙俄和来自全世界的十几万犹太人,但他们刚刚站稳脚跟就开始与日本法西斯勾结,妄想在中国东北建立新以色列,作为交换条件,犹太人投资帮助日本在东北建立庞大的军事工业。可以说,从918事变以后,牺牲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3500多万烈士和无辜民众,大部分都死在了犹太资本制造的枪林弹雨之下。这还不算1839年虎门销烟到新中国建立的110多年间,以沙逊家族和罗斯柴尔德这帮犹太畜牲为主的国家鸦片贩子向中国贩卖鸦片夺取的数千万乃至上亿民众的性命。对于中国崛起最凶残的终极对手,这笔血债我们迟早要它们血偿!
公元1946年的7月22日,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在耶路撒冷市中心,在爆炸声结束后,人们将视线注视到耶路撒冷的大卫王酒店,在1931年的时候,一位犹太银行家修建了这座豪华酒店。而此时的大卫王酒店正在被浓烟笼罩,酒店的一侧已经变成残垣断壁,幸存的房客不断从酒店中涌出。
这场大爆炸共造成九十一人死亡和四十六人受伤,其中遇害者有四十一位阿拉伯人、二十八位英国公民,十七名巴勒斯坦犹太人、两位亚美尼亚人、一位埃及人、一位苏联人和一位希腊人。而这场大爆炸的袭击者,是一位犹太人,他在被酒店警卫开枪击中后不久便不治身亡。
大卫王酒店爆炸发生之后不久,臭名昭著的“伊尔贡”宣布对此事负责,而伊尔贡则是犹太人建立的一个恐怖组织。在这场爆炸发生的当天,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发表声明:“在7月22日这一天,一个有史以来最卑鄙和懦弱的罪行发生了。”
而这场爆炸案并不是伊尔贡第一次对英国人和阿拉伯人发动袭击了,仅仅在1936至1939年的两年时间里,就有135名英国公民死于犹太人发动的袭击,其中大部分都是伊尔贡所为。当时的伊尔贡之所以要袭击英国人,是因为他们认为英国人“偏袒”了阿拉伯人,当丘吉尔拒绝犹太人无限制的移民巴勒斯坦后,伊尔贡甚至扬言要刺杀丘吉尔。
在大卫王酒店爆炸案发生仅仅两年后,伊尔贡又在耶路撒冷郊外的代尔亚辛村发动了一场大屠杀。而代尔亚辛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混居的一个村子,在这场大屠杀发生之前,村中的犹太人阿拉伯人几乎没有发生过矛盾和冲突,代尔亚辛村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一直过着和睦相处的生活。
在1948年的4月6日,二百多名伊尔贡士兵袭击了代尔亚辛村,由于村中的男人大部分都出去工作和种田了,因此村中大部分都是妇孺。可是伊尔贡并没有对这些妇孺心慈手软,他们不顾村中犹太人的阻挠,开始对村中的阿拉伯人进行屠杀,大约有二百五十名村民死于伊尔贡的屠杀,其中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儿童。
而伊尔贡的成员,最后大部分都加入了以色列国防军,以色列前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就曾经是伊尔贡的成员。
犹太人是近代恐怖主义的始作俑者,现代恐怖主义鼻祖,犹太人在复国的过程中,他们对平民、民用设施、民用运输工具实施恐怖袭击。在1937至1948年的11年间——犹太复国主义“复国”期间,发动恐怖袭击至少50余次,炸毁民用飞机14架,炸毁火车两列,炸毁轮船一艘;摧毁阿拉伯村庄385个,造成大批人员伤亡。